家人们谁懂啊!浙江一姐妹花1万2买钻戒,商家拍着胸脯签“回购协议”:“五年后原价回收,您戴够本儿,我们当冤大头!” 结果到期去兑现,店铺直接人去楼空,只剩玻璃门上的“旺铺转让”四个大字,比钻戒还刺眼!这哪是浪漫消费,分明是花钱买了个“空气回购券”!
先说说这“回购大饼”有多香:商家当时嘴跟抹了蜜似的,说“钻石恒久远,回购稳赚钱”,把买钻戒包装成“会生钱的浪漫”。姐妹想着“戴五年还能拿回一万二,相当于白嫖首饰”,连婚都还没结,先给自己整了个“投资型钻戒”,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——这哪是投资,分明是给商家送“跑路启动资金”!
- 协议写得像“天书”:回购条款只说“到期原价回收”,但没写“店铺倒闭咋办”“谁担保兑现”,商家跑路后,协议直接成了“鬼画符”,法院看了都得问“这咋执行?”;
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- “保值”噱头是幌子:钻石这东西,二手回收价本来就跳水,商家靠“回购承诺”抬高售价,等你真要兑现,要么店铺没了,要么说“钻石磨损不能回收”,总之就是千方百计赖账;
- 维权像“抓幽灵”:商家跑路后,法人信息一查是“空壳公司”,电话打不通,地址是假的,姐妹跑断腿维权,最后可能就落个“调解无果”,钱花出去跟打水漂没区别。
这事儿不是个例!之前北京有阿姨买“保值金条”,商家承诺“每年增值回购”,结果三年后店铺倒闭,阿姨拿着金条哭晕在派出所;上海还有美容院搞“储值10万,五年后返还”,五年后老板移民,消费者连瓶洗面奶都没拿到。说白了,这些商家就是利用大家“想占便宜、图稳赚”的心理,把“消费”包装成“投资”,最后卷钱跑路,让你钱货两空。
- 别信“消费+理财”套餐:要是买个东西真能稳赚,商家早自己囤一百个了,轮得到你?
- 签协议要“捏软柿子”:必须让商家盖章+法人签字,最好找第三方担保,或者把协议公证了,别让商家跑了就没人兜底;
- 保留证据别心软:付款记录、聊天记录、协议原件,一个都别漏,发现商家不对劲,直接12315投诉+报警,别等店铺关了才行动。
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
这姐妹的遭遇,也算给所有人提个醒:浪漫归浪漫,消费归消费,别让“回购承诺”变成“跑路信号”。希望她能追回损失,也盼着这些玩“回购套路”的商家,能被法律狠狠收拾!大家买东西遇到过哪些奇葩“承诺陷阱”?评论区唠唠,避坑经验共享啊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DG视讯·(中国区)官方网站